当前位置: | 开云唯一官网_开云(中国)有限公司 | > 资讯中心 > 一线动态 > 基础设施公司 > 公司要闻 |
海南供水项目排浦渡槽实现333跨毫米级精度架设 | ||||||
| ||||||
近日,随着7号渡槽最后一仓槽身混凝土浇筑完成,海南供水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——排浦渡槽实现全面完工。该渡槽全长5公里,由9座渡槽串联而成,被誉为“空中水脉”,是全线跨度最长、高空作业最密集、施工环境最复杂的分部工程。此次完工标志着海南供水项目取得重大节点突破,为实现全线通水奠定坚实基础。 创新征地模式,高效破解施工难题 面对临时用地征用难度大、税收协调复杂、林木砍伐审批周期长等多重挑战,项目部创新建立“政企民三方协同”工作机制,强化与村民、村委会及政府的沟通协作。通过派驻专员与政府联合办公,有效简化审批流程,将林地砍伐许可审批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,大幅提升效率。 在村民关注的征地租金与青苗补偿方面,项目部推行“现场测量+现场协调+现场签字”一站式服务模式,保障487户村民补偿款均在10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,实现了“零上访、零纠纷、零延误”的和谐征地,为工程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。 值得关注的是,渡槽槽身施工采用项目部自主研发的“一体化造槽机”绿色智能装备,摒弃传统基础处理及满堂脚手架工序,减少近一半临时用地,显著加快施工进度。 严守安全红线,创新管理筑牢屏障 项目部始终坚持“安全第一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将安全生产目标与工程进度紧密结合,强化全员责任意识。通过构建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责任到人、全面覆盖”的安全检查体系,坚决守牢安全底线,实现安全生产“三零”目标。 施工现场积极引入高空作业车、立体化上下通道等现代化设施,提升高空作业安全与规范化水平。同时创新宣传方式,设立“工地小喇叭”、安全巡逻宣传车,开展流动广播、夜间培训、安全知识竞赛及有奖问答等活动,多角度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。现场人员自觉规范佩戴安全装备,积极营造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的良好氛围。 这些管理创新不仅保障了一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,也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,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 技术领先赋能,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针对渡槽工程地形复杂、施工干扰多、临时道路征地难、管线交叉多等特点,项目部组织多次现场勘察和技术论证,开展方案优化头脑风暴。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,考虑技术可行性及成本,不断优化施工方案,最终确定采用一体化造槽机与“借机下蛋”预制吊装组合工艺:直线段运用一体化造槽机实现槽身浇筑、养护、张拉一体化施工;转弯段采用预制槽身吊装方案,在保障安全与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施工效率。 一体化造槽机有效减少前期资源投入与后期吊装搬运,实现自行转场,提高工效的同时大幅减少临时用地和复垦工作量,降低人材机投入,节约能源,减少环境污染,为项目节约成本约500万元。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,并荣获“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”一等奖。 排浦渡槽工程的全面完工,不仅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,也是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。项目部将系统梳理和总结在跨领域协同、征地补偿、安全质量管控及智能装备应用等方面形成的成功经验,凝练出一套科学高效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工程管理模式与技术创新路径,为后续类似重大线性水利工程提供重要借鉴。 下一步,项目部将全力以赴推进后续工程衔接与系统调试,确保明年实现主体通水目标,显著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,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。此次项目的顺利推进,也进一步彰显了公司的卓越履约能力和重大工程管理水平,为树立企业品牌、拓展市场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| |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