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| 开云唯一官网_开云(中国)有限公司 | > 资讯中心 > 专题报道 |
【质量月】一线“螺丝钉”谈昆林 | ||||||
| ||||||
安化的清晨总裹着薄雾,天刚蒙蒙亮,玉溪新城项目的各个子项上总出现一个人的身影。谈昆林攥着安全帽走在前面,裤脚扫过带露的野草,鞋尖沾了点泥土——这是他到项目的第四年,无论冬雪夏阳,每天的第一程路都从这里开始。35岁的他是项目总工程师,胸前的党徽常别在工装内袋,低头翻图纸时偶尔露出来,像个无声的约定。 “较真”的总工:把标准刻在每一寸工地上 安化玉溪新城项目是典型的EPC总承包项目,涵盖房建、市政道路、桥梁、隧道、水环境治理等近二十个子项,专业交叉多、施工难度大。作为总工,谈昆林肩上扛着设计、技术、质量管理的三重重担,而他应对挑战的“秘诀”,就是两个字:较真。 “工程质量没有‘差不多’,差一厘米都不行。”这是谈昆林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在路基换填现场,他曾蹲在满是碎石的地上,用卷尺反复丈量路基厚度,发现一处比设计值少了5厘米,当即要求施工队停工补填。施工员觉得“这点误差不影响使用”,他却严肃地拿出规范手册:“路基是道路的‘骨架’,今天差5厘米,明天车辆通行后就可能沉降开裂,安全隐患都是这么攒出来的。”直到补填后的路基完全符合标准,他才放心离开。 对细节的较真,更体现在前期策划里。项目开工前,谈昆林顶着湖南盛夏的烈日,跟着村干部走访征拆农户,摸清每一户的诉求;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水,记录低洼地段的水文数据,避免后期施工积水;拿着地图对照现场,反复优化临时道路路线。 “做不到就是不负责任,我不想成为不负责任的人。”这是谈昆林的职业信条。在施工过程中,他高度重视质量与安全管理,通过压实质量管理责任,强化风险安全防范,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工作,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高标准要求。同时,注重过程监督检查,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。为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,坚持贯彻“责任全覆盖,管理无盲区”的理念,正是对标准的这种较真,他带领团队编写的《提高现浇连续梁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》《提高外墙内保温验收合格率》《提高浆砌石挡墙砌筑一次合格率》等成果均获湖南省QC成果二等奖,所在子项玉溪隧道、爱国主义及职业教育基地、科创中心凭借其在施工质量、安全生产工作上突出成效,均获得湖南省2023年、2024度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优良工地荣誉称号。 “拼命”的先锋:现场里的24小时守护 玉溪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为粉砂岩、炭质板岩,隧道围岩为V~Ⅲ级围岩,隧地质条件较复杂、围岩稳定性较差,施工安全风险大,对施工安全、技术过程管控要求高,面对工期紧、任务重、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,作为项目总工程师,谈昆林把“办公室”搬到了现场旁,开启了24小时守护模式。施工前,他多次组织技术交底会,从支护的钢筋间距到排水口的布置,从监测点的设置到应急方案的制定,每一个细节都掰开揉碎了讲。“隧道开挖时,必须有专人盯守,监测数据每半小时报一次,一旦超过预警值,立刻停工!”他对着施工员和安全员反复强调,手里的图纸被标注得密密麻麻。 “1、2、3,点火!”隧道深处传出巨响。硝烟散去,灯影朦胧。玉溪隧道的现场,弧光闪烁,钻机矗立,机械轰鸣,奏响着奋斗的铿锵旋律。晨光熹微之际施工员谈昆林拖着满身的泥泞回到营地,爆破期间安全问题绝不容忽视,为此,他工作时间从清晨醒来就进入状态,直到晚上躺在床上进入梦乡才宣告一天的结束。项目部例行生产会议经常开到第二天凌晨,揉一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奔向工地,早已成为再平常不过的“进行时”,满负荷、连轴转,白加黑、“5+2”,更是常态。在这份坚守下,2024年1月12日,玉溪隧道顺利通过竣工验收,成功从工程局重大安全风险项目中销号。2024年3月,玉溪隧道获“2024年度第一批益阳市优质工程”奖。 “走心” 的大哥:把温暖藏在细节里 工地上的谈昆林,是“较真”的总工、“拼命”的先锋;生活中的他,却是个“走心”的大哥。他记得每个年轻员工的生日,会悄悄让食堂准备一碗长寿面;冬天工地冷,他会提醒大家多穿衣服,还把自己的暖手宝送给值守夜班的同事;有人家里有事,他主动帮忙分担工作,“放心回去处理,这里有我”。 “谈工不仅是领导,更是我们的‘引路人’。”这是项目部年轻员工对谈昆林的评价。作为有着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,他始终记得“既要干好工程,也要带好队伍”,把自己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管理心得,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一代。在项目部,谈昆林有个“习惯”:每天早上的碰头会后,都会带着年轻员工去现场 “找茬”。“你看这里的钢筋绑扎,间距比规范宽了2厘米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?”“这个管线排布图和现场不符,下一步该怎么调整?”以现场代替课本,用实战代替考试。“技术不是纸上谈兵,要和现场结合起来才有用。” 在项目部,谈昆林的办公室门总是敞开的。不管是技术难题,还是生活困扰,年轻员工都愿意找他聊。“谈工,我觉得自己最近进步很慢,有点焦虑。”“谈工,我想考一建,但不知道怎么安排时间。” 面对大家的困惑,他总是耐心倾听,用自己的经历开导他们:“我刚工作时,也犯过很多错,慢慢来,只要肯学、肯干,就一定会有进步。” “想要建设好这座新城。”这是谈昆林常挂在嘴边的话,也是每一位玉溪新城建设者的心声。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深夜的点点星光,从图纸上的线条到工地上的高楼与道路,35岁的谈昆林用他的“较真”与“坚守”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。他就像一颗螺丝钉,牢牢钉在施工一线;又像一盏灯,照亮着团队前行的路。而安化玉溪新城的每一寸土地,都见证着他和同事们的汗水与梦想,在时光的打磨中,慢慢变成人们期待的模样。 | |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